优文分享

探秘“非凡的超声泡泡”|2025年汕头大学“博士团进校园、教授进课堂”讲科学主题教育活动走进澄海实验高级中学

         2025年5月16日,本课题组副组长武志林教授作为汕头大学“博士团进校园、教授进课堂”讲科学主题教育活动成员,前往澄海实验高级中学进行科普宣讲。
本文转载至汕头市澄海实验高级中学
原文链接:https://wgw.weixiao100.com.cn/custom/gw/4405154005/content?schoolCode=4405154005&menuid=169420&detailid=2831837&templateType=3&preview=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热情,5月16日下午,2025年汕头大学“博士团进校园、教授进课堂”讲科学主题教育活动走进澄海实验高级中学。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武志林教授以《非凡的超声泡泡》为题,为实高学子带来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趣味性的科普盛宴,引领学生探索科学奥秘,感受科学魅力。
武志林教授简介

武志林教授,1965年7月出生。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专注材料化学和环境技术研究。1987年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长期在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工作,后赴德国耶拿大学深造。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后,他先后留校、在意大利都灵大学从事科研工作20余年,致力于研发超声新工艺,应用于纳米材料合成、污染物降解等领域,已发表了百余篇高水平论文和专利,目前已经入选广东省重大人才项目,正带领团队研发新一代超声和水力杂合空化技术。教学科研之余,积极参与科普活动,愿为广东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超声泡泡里的科学密码

科研故事点燃科学梦想

作为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研究员,武志林教授分享了其团队在超声波化学、水力空化技术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他结合自身从南京大学到德国耶拿大学、意大利都灵大学的求学与科研经历,鼓励同学们以好奇心为舟、以坚持为桨,在科学探索中勇攀高峰。

从生活现象到科学前沿

讲座中,武志林教授从“肥皂泡泡”这一日常现象切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气泡现象,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超声波技术的原理与应用。他通过生动的案例与互动实验,展示了超声微反应器在纳米材料制备、药物递送、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创新突破,带领同学们走进“超声泡泡”背后的科学世界。

超声波为何能精准清洗仪器?人类听不见的声音如何改变世界?武教授通过声波频率演示,生动阐释了超声波的振动特性与工业、医疗的紧密关联。同学们现场感受“超级小泡泡”的能量释放,现场惊叹连连,科学的趣味性与实用性深入人心。

校际携手共育英才

讲座结束后,澄海实验高级中学许锦宇副校长对武志林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衷心感谢,并指出,“从肥皂泡泡到纳米科技,这场讲座让我们看到科学如何将平凡变为非凡。”他强调,此次活动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科学视野,更激发了大家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希望同学们以此次讲座为契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努力探索科学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非凡的超声泡泡”虽小,却折射出科学探索的无限可能。澄海实验高级中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科学教育改革,为青年学子搭建更广阔的成长平台,让科学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 END –

撰稿:蔡卓伶

图片:团委会

审核:许锦宇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